·
江涛
1993年,对于江涛来说,是辉煌的一年。当年23岁的他,在首届东亚运动会和全国第七届运动会上,都获得了男子91公斤级冠军。他也成为《安徽画报》1994年第1期封面人物。
东亚赛场 轻松夺金
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夺冠,是他正式国际大赛的第一个冠军,才有了1995年亚洲锦标赛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取得中国拳击的重大突破;全国第七届运动会是国内最高水平的赛事,冠军江涛有了更具说服力的成绩。
“当时东亚男子大级别的主要对手来自蒙古和韩国,至于具体打了几场比赛,现在记不清了。只记得决赛对手是朝鲜的,由于比赛中大比分领先时有些放松,我还在拳台上摔了一跤。不过,我很快就爬起来了。”说起当年比赛中的花絮,江涛有些意犹未尽。在那次比赛中,江涛大显身手,以20:1的绝对优势轻松地击败了朝鲜选手金哲夺得金牌。当年,在全国第七届运动会上夺得了他的第一个全运会冠军。
拳击猛虎 安徽争光
力量大、出拳猛的江涛,在赛场上打起拳来如一阵旋风,步伐灵活,出拳凶猛,被人称为拳坛上的一只猛虎。其实,江涛一开始练的田径。
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,江涛出生在六安金寨县梅山镇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。小学起,江涛也对体育产生了强烈兴趣。在初一时,由于身体条件优于一般孩子,江涛进入了金寨县业余体校,主练田径“三铁”项目。当时所谓的“三铁”,就是铅球、铁饼、标枪。在第六届省运会中,江涛一人创造了铅球、铁饼两项六安地区记录。
1989年4月15日,这个日子让江涛毕生难忘,就在那一天,他正式成为安徽省拳击队员。
安徽是我国开展拳击运动最早的省份之一。当时在总教练刘奇斌和教练王辉、武承学的精心训练下,自组队以来,新秀迭出,群雄竞起,涌现出江涛、周仁志、魏飚等拳击名将。他们打遍国内赛场,声誉震拳坛,被人们誉为“安徽拳坛三猛虎”。
尤其是大级别项目的江涛,入队第一年便在全国拳击冠军赛上夺得男子91公斤级亚军。同时,其优异的表现,也吸引了国家队的目光。也就在1989年年底,江涛顺利进入了国家拳击队。1991年在成都举行的全国拳击冠军赛中,他一鸣惊人,接连击败武警强手穆宇和新疆拳手岳喜峰,第一次登上男子91公斤级的冠军宝座;1992年他获得全国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双料冠军,当年他还亮相国际赛场,并夺得了印尼“总统杯”世界A级拳击赛冠军。
对于江涛来说,1995年和1996年是他最为风光的时候,在1995年的亚洲锦标赛上,江涛所有比赛全部以KO对手而告终,最终站在亚洲最高领奖台上,此后,外界一直将“亚洲左拳手”的封号赋于了他。1996年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,江涛获得第五名,创造了当时中国拳击的奥运最好成绩。
自从与拳击这个项目结缘,江涛就没少在训练比赛中受伤。1998年,江涛经历了其职业生涯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受伤,半月板的切除,让他直接错过了1998年的曼谷亚运会。在1999年复出以后,由于伤病的影响,江涛平淡地度过了两年,最终在2001年选择退役。
回皖任教 初心不改
退役之后,江涛选择了去北京体育大学进修。2004年,江涛从北体大毕业,出于对拳击事业的喜爱,江涛毅然回到了家乡。“他们想让我去当老师,可我毕生的愿望就是想带领一支自己的拳击队伍”。江涛表示。
于是,江涛回到了安徽,担任拳击队教练。2007年安徽省女子拳击队组建,江涛担任教练。在这个岗位,他一干又是10年。
“我当教练,一是出于对拳击这个运动的喜爱。那么多年,我已经与拳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。另一个方面,在我的运动生涯夺取的成绩,我希望以后能看到我的弟子们达到或超过,那将是我人生的另一大骄傲。”江涛说。
“生于安徽,长于安徽,与《安徽画报》也结下了不解之缘,《安徽画报》复刊归来,希望它能像猛虎一样重拳出击,打出风采。”江涛笑着对记者说。
来源:安徽画报
投稿荐稿邮箱:466789640@qq.com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